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员工专区首页合作社资质组织架构供求信息新闻动态信息中心创业历程
渭源县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新闻动态合作社新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探微

2015-01-05 15:03:58阅读次数:1540打印返回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探微 席旭东[基金项目: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项目(1209FCMJ017)作者简介:席旭东(1984 - ),男,甘肃定西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中药材GAP研究及推广工作。E-mail:xixudong@126.com ],李海东2 (1.定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定西743000;2.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渭源 748208) 摘要:本文从硒元素的作用功效、开发应用前景以及甘肃省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并针对当前开发富硒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富硒中药材;开发;现状;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温饱安全,而是逐渐向着营养搭配和预防保健的方向迈进。近年来,国内外对富硒产品的开发应用日益广泛,很多诸如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茶等富硒产品逐渐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但相关富硒中药材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结合富硒产品的功能,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探讨了甘肃省富硒中药材开发的相关建议对策,为全省乃至全国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开发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硒的作用功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正式宣布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关硒对人、动物[1,6]及植物[7,12]的功效也随之被揭示。硒对动物及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抗癌和防癌的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抗衰老作用;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减轻放射线、微波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是部分重金属如镉的天然解毒剂。硒对植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植物品质,提高产量;提高植物的抗氧化功能;参与植物的蛋白质代谢;对重金属和环境胁迫的拮抗、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环境污染物和各种生理逆境的抵抗力。1989年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也正式确定了人体对硒的适宜、安全摄入量,推荐人体每日最低补硒量为50~250μg。 2 硒产品的开发应用 2.1富硒产品与日俱增,备受青睐。由于微量元素硒对人体的重要性[13,15]以及普遍的缺硒现象[16],研究和开发富硒产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硒元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作用方面的研究[17,33]日益增多。富硒产品也如雨后春笋,争先上市,如农产品有富硒大米、富硒小麦、富硒玉米粉、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鸡蛋、富硒茶叶、富硒大闸蟹等,并且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农副产品、动物饲料、食用菌、添加剂、肥料等多个生产领域[34,36]。据了解,湖北恩施和陕西安康等地区是全国富硒产品开发应用较多,富硒产业探索研究较为集中的地区,且诸多学者教授也对该地区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建议和意见[37,51]。2009年甘肃省兰州市利用独特的天然土壤富硒优势,将当地颇具特色的苦水玫瑰、白兰瓜、一月红提葡萄、西兰花、芹菜、菠菜等高原夏菜也极力打造成富硒品牌蔬菜销售。各种富硒农产品基地也纷纷建设,很多地方围绕富硒农产品开展深加工项目。开发硒资源、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在国内正在兴起。 2.2开发应用日益广泛,不断深入。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高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富硒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当前医学对防癌抗癌类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天然产物中硒、锗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特别是对抗癌中草药中活性硒、锗等的形态研究与分析直接关系到中草药仿生药物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富硒的抗癌中草药,研制治疗癌症的药物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因此,富硒产业的开发应用必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3 甘肃省发展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前景 3.1硒的作用功效及研究成果为开发富硒中草药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量的研究证明,硒与人类40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29~32]。1960年前后,湖北恩施先后发生447例硒中毒病人,1935年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生大批心肌病,定名为克山病,此后发现从东北到西南15个省、市、区的低硒带为克山病区带,又相继发现大骨病区也与这区带相吻合,补硒可以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70年代又证实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区为低硒区,补硒可阻肝癌发生率近60%。近年来,硒的临床应用研究也逐渐深入,特别是在硒与癌症和心血管病的研究方面,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为硒及富硒中草药材产业的开发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丰富的中药资源为开发富硒中草药材提供了基础保障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产业优势明显。2012年全省种植中药材面积达316万亩,位居全国第一,总产量超过75万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药材有党参、当归、黄(红)芪、大黄、黄连、甘草、柴胡、板蓝根、款冬花、黄芩、独活、防风等30余种,其中是“岷归”、“ 纹党”、“ 栓水大黄”等名贵道地中药材驰名中外,享誉东南亚。当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80%,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如此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为富硒中药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3.3 富硒中药材及其提取物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全球中药材贸易每年在160亿美元左右,我国只占约3~5%的份额,大都被日本韩国占领。差距就是潜力,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加上我国中药材品质的不断提高,所占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大。另外,人们对西药的毒性和副作用已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天然中草药及其提取物是纯天然的生物有机产品,与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理念完全一致,必然受到广泛的接纳和欢迎。科学试验证明,富硒中药材不但有机硒含量高,而且有效成分也较普通中药材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富硒中药材为优质中药材及其提取物生产提供了的可靠稳定的保障,有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4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4.1中药材富硒效果明显,品质佳好。富硒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已日益兴起,富硒产品也层出不穷,但这些产品大都集中在山东、安徽、湖北、云南、贵州、浙江等高硒地区,西北地区属中低硒地区,富硒产品相对较少,富硒产业也相对落后,尤其是富硒中药材方面的报道更为少见。2009年甘肃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当地中药材种植实际,共同对中药材富硒技术进行了研究。经研究测定,渭源中药材主产区土壤平均含硒量在200ug/kg左右,属中低硒土壤,但当地主产道地药材黄芪、党参、当归等名贵药材的富硒能力较强。因此,选择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进行中药材生物富硒。经过连续三年的跟试验研究,黄芪、当归和党参在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后,硒含量可提高3~8倍。富硒后黄芪平均硒含量能够达800μg/kg左右,当归达990μg/kg左右,党参达780μg/kg左右,且富硒后三种药材的有效成分较普通药材提高5~10个百分点,产量较普通药材提高5~15%。目前,该公司正在对富硒中药材种植及其富硒中药材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并且逐步扩大富硒药材的品种和种植区域。 4.2种植面积和区域不断扩大,研究不断深入。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省份,其道地产区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定西和南部的陇南、甘南等地区。其中定西市的陇西、渭源、岷县等县所产黄芪、党参、当归总量占到全省的60-80%。近年来,通过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对富硒中药材的试验示范和带动,富硒中药材产业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12年4月甘肃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调研定西中药材产业时,对富硒中药材的种植及开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全省“双联” 行动的助推和帮扶下,2013年定西市渭源县建立了富硒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并示范推广种植富硒黄芪1000亩,富硒党参300亩,富硒当归200亩。由于富硒中药材外观性状好,品质佳,产量高,药农种植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加之试验示范的辐射带动效果明显,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也在向周边县区迅速扩展。另外,该公司与相关企业、高校进行合作,已成功申报富硒中药材种植及富硒中药材保健产品等相关国家专利4项,其中《高硒黄芪及其培育方法》已于2012年10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授权。与此同时,富硒中药材的研究也正在由栽培种植向保健产品、成分提取等领域延伸。 4.3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前景看好。甘肃的药材主产区海拔高、日照强、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产条件。不仅将高原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富聚于特色药用植物之中,而且利用高科技的纳米硒营养剂,使之与偏碱性土壤珠联璧合,在高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珍稀的硒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硒。尤其是在道地药材黄芪、党参、当归等富硒能力强且原本就具补益保健功效的药材中进行富硒,不仅使药材的硒含量得以大幅提升,而且使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其调理滋补、提高免疫、防癌抗癌等补益保健功效达到极致。因此,富硒中药材产业是一项关乎人类生命安全与生活幸福的朝阳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呈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5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5.1存在问题总体来看,甘肃富硒中药材产业还处在孕育和起步的发展阶段。目前主要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们认识不足,市场销售低靡。富硒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行业,当前大部分居民对缺硒的危害和补硒的重要生理作用认识不够,不知道怎样正确补硒,还有人把富硒产品认为是治病的良药,错误的认为通过保健品可以补硒,未认识到人体必需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硒。另外,我们对富硒中药材资源自身的丰富性、特色性、经济性还缺乏有效的甄别和充分的认识,虽然上市的富硒产品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但销售市场仍处于有市无价的低靡状态。二是市场规模小、品种少,科技创新不够。近年来,国内市场富硒产品已非常之多,但富硒中药材及其产品并不多见。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刚刚起步,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部分产品趋同化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与满足大众补硒需求相适应的名牌产品。三是政府关注程度低,宣传引导不够。政府部门对富硒产业的重视程度低,支持力度小,未能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科研单位和企业缺少沟通,现有的一些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新产品去投放市场。 5.2发展建议一是要加强认识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地位与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特色是根本,特色就是潜力、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要强民富民、加快发展,就要打好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地抓住特色做文章,在差异化、特色化上进行创新,真正发现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中药材产业是我省的主要支柱产业,培植富硒中药材产业是适应消费需求、发挥特色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和延伸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和重要突破口。应当充分认识发展富硒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采取科学措施,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宣传引导,行政有效助推,企业积极创新,打造出特色富硒品牌,为全省农业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二是要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富硒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富硒中药材产业化方面的科技投入与技术支持。大力提倡通过使用硒肥等手段进行中药材富硒。力争探索形成集改良土壤,抑制病害,提质增效的富硒中药材综合配套生产模式。同时,筛选适合富硒中药材生产的硒肥及应用方法,制定相应的富硒中药材标准。建立富硒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富硒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三是要加强政府引导,产学联合,规模管理,促进富硒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开发环境,加强规范管理。要扶持建立富硒中药材产业的服务体系,在硒肥开发应用,产品检验检测,加工包装等方法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要按照国内已制定的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有序开发。并做好宣传培训等引导工作。开发企业要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不要盲目生产。注意产品创新,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将富硒中药材的开发与优良品种的选育、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有效配套集成,以提高中药材的功能和附加值,培育高效农业经济增长点。参考文献: [1] 朱善良.硒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2004,39(6):6-8. [2] 张国雄,浅谈硒在人体中的作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6)21-23. [3] WENCC. Cytoprotective effect of reduced gIutathione in arsenicaI-induced endotheIiaIceII injury[J].ToxicoIogy,1991,69:101. [4] 徐厚恩,卫生毒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07. [5] A.H.恩斯明格等著,美国《食物与营养百科全书》选辑[M].农业出版社,1989. [6] 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M]. 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309-315. [7] 张弛,吴小尧,彭振华.植物硒的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3):58-62. [8] 吴永尧等,植物对硒的吸收极其效应[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 (3). [9] 刘英俊著,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1984. [10] 何祖念编著,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 [11] 吴军等,硒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5). [12] 马友华等, 植物体内硒和硫的相互作用IJ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 (2). [13] 谭建安,朱文郁,李日帮,等.克山病与环境硒等生命元素的关系[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1,10(5):269-274. [14] 杨光圻.我国硒缺乏和硒过多及地方病预防[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5(5):266-268. [15]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环境与地方病组.我国低硒与克山病、大骨节病因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6,7(4):89-93. [16] 张学林.硒的世界地理分布[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2,13(1):1-4. [17] 余谦,张淑萍,等. 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进展 [J]. 安康学院学报,2012(4):45-47. [18] 张万业,张旭,张建华,等. 无公害富硒大白菜的研究 [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3):24. [19] SHRIFT A,ULRICH J M.Transport of seIenate and seIenite into AstragaIus roots[J].PIant PhysioI,1969(44):893 - 896. [20] 段咏新,傅庭治.大蒜对硒的吸收及硒对大蒜生长的影响[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4(11):52-55. [21] 王敏,姚维传.大豆施硒试验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5,2(5):12. [22] 吴永尧,罗泽民,彭振坤.不同供硒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水稻对硒的富集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4(3):176-179. [23] 李静,夏建国,巩发永,等. 外源硒肥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104-106. [24] 陈莉华,张永康,刘建福,等.硒肥对猕猴桃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1):50-52. [25] 黄景新,秦昕.硒肥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含硒量的影响[J]. 马铃薯杂志,1999,13(2):94-95. [26] 施和平,张英聚,刘振声.番茄对硒的吸收、分布和转化[J].植物学报,1993,35,(7):541-546. [27] 魏丹,杨谦,迟凤琴,等.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1):39-41. [28] 许春霞,李向民,肖永绥.土施硒肥与茶叶含硒量和产量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1996,5(1):71-75. [29] 赵佰仁.硒肥用于玉米[J].现代化农业,1990(5):9. [30] 候燕,孙向彤,许乾丽,等.硒肥对优质油菜品质的影响[J].贵州科学,1999,17(3):204-207. [31] 尚庆茂,高丽红,李式军.硒素营养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3(3):67-71. [32] 谭周磁,陈平,陈嘉勤,等.硒在水稻上的应用[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20(3):62 - 65. [33] SCHRAUSER G N. SeIenium and cancer A review[J].Bioinorg Biochem,1976(5):257. [34] 刘军.富硒肥料的研制及其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1. [35] 马俊,成群. 安康地区富硒食用菌产业发展浅析[J]. 农业科技通报, 2012(12):121-213. [36] 陈芳,陈旭傲. 安康富硒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133):236-239. [37] 王祥春.浅析恩施硒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2):120. [38] 陈小丽,李波伟.充分发挥湖北恩施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富硒绿色食品[J].商场现代化,2008(24). [39] 巨拴科.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4. [40] 成炳康.安康市富硒高效大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69. [41] 王东生.陕南富硒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学理论,2011(25):57. [42] 昊文良,张征,卢勇,徐峰.江西省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J].农产品加工,2010 (3). [43] 孙妍.基于GEM模型的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4] 谢娟平,王浩东.安康地区硒资源研发的现状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 (5):85. [45] 何智斌.恩施“硒经济”文化的经营战略[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 (1):61. [46] 成党伟,余谦.提高陕南农产品富硒品牌营销竞争力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1):112-113. [47] 陈绪敖.安康富硒特色农业区域品牌发展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2 (3):107. [48] 于永超.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链的互动构建[J].生态经济,2006(10):281. [49] 陈绪敖,陈芳.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 1(6):206. [50] 鲁明勇,湘西“三带”产业集群培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 (5):3-4. [51] 陈绪敖,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版权所有:渭源县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津ICP备17003424号-1 技术支持: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