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4日 09:37
来源:新华网
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竟然参与高科技产品的发明,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在渭源县,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将它变成了现实。
李海东是渭源县莲峰镇绽坡村农民,搞了20多年中药材种植与销售,曾千里迢迢到越南做过跨境生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被誉为“防癌之王”的“富硒农产品”结下了不解之缘。富硒大米、富硒核桃、富硒苹果、富硒西红柿……这些打着“富硒”牌的农产品看起来与普通农产品成色相差无几,但身价百倍。
硒能够在其他农产品中广泛运用,为什么自己不能培育“高硒黄芪”呢?
2010年6月,李海东牵头成立了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周边群众提供购销信息、技术指导和培训,发展社员125户。
经多方奔走和实地考察,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富硒黄芪联合开发合作协议》,着手研究“硒在黄芪中富集程度及对品质的提高”课题。在硒谷公司、康荣合作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本村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对比试验。
实验中,先将包括“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硒肥施入沟中,然后将黄芪苗移栽入沟内,翻土埋苗培育。并通过地表追肥、叶面喷洒、深根施肥等手段,提高黄芪茎叶中的硒含量。后经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普通黄芪根平均硒含量118微克/千克,合作社生产的富硒黄芪根平均硒含量798微克/千克,达到6倍以上。实践证明,高硒黄芪病菌少,无麻点,光泽度高;高硒黄芪培育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硒含量稳定。目前,高硒黄芪标准化种植大田达13亩。
同年12月31日,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将《高硒黄芪及其培育方法》这一成果申报了国家专利。硒谷公司朱晨光,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席旭东和李海东被申报为专利共同发明人,李海东成为其中唯一一位农民。发明专利经过公开、实质审查等环节,三年左右授权。李海东成为中国第一位拥有“高硒黄芪培育方法”专利的农民。
眼下,李海东正在与位于路园镇胜利村的渭源县景园珍禽养殖场合作,大胆尝试“高硒锦鸡”的养殖办法。经过初步试验,锦鸡出栏状况良好。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绽坡村,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十几名社员们正在对库存的富硒黄芪进行切片加工。
“富硒黄芪可是我们致富的金蛋蛋。”一位正在操作切片机的合作社社员说。
硒元素被一些科学家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有增强免疫力、防止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经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这个合作社生产的富硒黄芪根平均硒含量798微克/千克,是普通黄芪硒含量的6倍以上。
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东,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常年在外贩运中药材、丰富的经历让他很早就意识到科技致富的重要性。2010年,他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硒肥施入沟中,然后将黄芪苗移栽入沟内培育,成功种植出富硒黄芪。
李海东告诉记者,普通黄芪干货亩产约45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5到35元,而富硒黄芪亩产可达650多公斤,收购价最高时超过200元,并且行情稳定,不像普通黄芪价格变动大。
从药材种植上尝到甜头的李海东,也不忘拉贫困的父老乡亲一把。2010年,他鼓励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如今,李海东所在的合作社社员已由2010年的130多户发展到500多户,其中,203户是精准扶贫户。
53岁的村民程元太,2014年加入了合作社,并得到合作社免费提供的富硒黄芪种苗。“当年,我种的6亩富硒黄芪就收入4万多元。”程元太说,而之前,他种植了10亩普通黄芪、党参,加起来年收入刚过3万元,“药材的经济效益不稳定,忽高忽低,但富硒黄芪含金量高,价格稳定。”
李海东介绍,2015年,合作社黄芪年加工量超过400吨,线下纯收入26万元,同时依托阿里巴巴平台成功获得10多万元的纯收入。“产量大,价格高,营养足,富硒黄芪浑身是宝。”提起富硒黄芪,李海东高兴地合不拢嘴。
作为古老渭河发源地的渭源,盛产党参、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近年来,依靠科技的发展,像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一样,当地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渭源县委副书记张振亚介绍,目前,渭源年加工中药材5.5万多吨,综合产值达到13.9亿元。全县217个行政村中,中医药产业收入占一半以上的村达123个。
张振亚表示,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渭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今年当地还将采取多项措施,壮大中药材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落日似熔金,散落在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车间大门上。“今年我们计划建设2000亩的富硒黄芪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抱团脱贫致富。”谈及今年打算,李海东信心满满。
来源:凤凰网 http://---------------a/20160314/47839007_0.shtml
版权所有:渭源县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 津ICP备17003424号-1 | 技术支持: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